盐城市响水县云梯关介绍

作者:不谈亏欠 2021-12-20 老盐城

盐城市响水县云梯关简介

云梯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位于今江苏省响水县黄圩镇 云梯关村境内,有一块巨碑,上刻四个隶书大字:"古云梯关"。这就是史志上所载的"云梯关"遗址。原有高台殿堂,甚为壮观,史书记载,自唐代到清代的1000多年间,是历代海防重镇、交通要道,险要河防、宗教圣地和商贸集散地,有“东南沿海第一关”、“江淮平原第一关”之美誉。

图片由网友“不谈亏欠”提供

盐城市响水县云梯关历史

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云梯关村境内,有一块巨碑,上刻四个隶书大字:“古云梯关”。这就是史志上所载的“云梯关”遗址。

云梯关原是古淮河的入海口,在明代它曾是苏北海防重地,筑土城五座,驻兵防守。公元1748年乾隆《淮安府志.营制》:“东海营,嘉靖(1522年~1567年)中设把总一员,驻剳(zha,同”扎“字音)云梯关。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犯朝鲜抚按官,题设准移驻海州,今不载。”“云梯关,海水下退,渐落沙滩,有一套至十三套一地,故称云梯关。

先因有奸人叶福兴者,下海捕鱼,勾引倭船,直抵海口登岸,因题设官兵防守淮河南岸。原建有城五座,今城已废,而基址尚存,旧制设备倭指挥一员,东西二守标军二百名。”乾隆《淮安府志.兵戎》:"嘉靖三十六年六月兵备副使于德昌及参将刘显,夹击倭追至庙湾蛤蜊港海口,杀护无算,余党开洋逸去,其走云梯关者,亦自刀门港循。"

康熙三十五年(1696)当时的总理河道大臣董安国说过:“云梯关以下为昔年海口,今则日淤日垫距海二百余里。”

由于黄河所挟带泥沙全部由云梯关出海,海岸迅速扩展,至清康熙年间海口已下移五十余华里,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时,云梯关已距海一百四五十华里了。故至清中叶以后,这里已不再置军戍守,仅存"云梯关"之名了。为了存其遗迹,清嘉庆十五年(1801年)在这里立一块石碑,高245厘米,宽11O厘米,碑心阴刻隶书"古云梯关"四字,字长47厘米,宽45厘米。上款正楷阴刻"嘉庆十五年十月谷旦",落款亦楷书阴刻"三韩马慧裕书",另一行阴刻小楷"江苏淮安府山安河务周知师兆龙勒石"。

因云梯关是河防重地,自黄河夺淮后,黄淮合流,屡有决堤泛滥之灾,朝廷的河防官吏,如河道总督等,常来云梯关勘察,或驻此督导河防工程,这里也就逐步增建许多可观的官衙殿阁。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河督张鹏翮为镇水患,奏请在云梯关敕建禹王庙。殿宇为五进、两厢,各数十间,外围花墙。据禹王庙碑记,二套有明代古寺崇福寺,因年久庙圮,神像露野,张河督嘱移供于禹王庙中,使禹王庙成为多神庙。

与水不争能,力尽八年惟注海;升堂思肯构,目穷千里更登台。

云梯关20世纪40年代毁于战火。1943年日寇侵华,把云梯关的建筑和周围树木全部平毁,现仅存一块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竖立的“古云梯关”四字石碑一块。

1987年,当地政府修建了护碑亭,将这块“古云梯关”石碑重新树立了起来。

1990年“古云梯关”遗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云梯关虽因黄河复归故道而逐渐名匿声销,但它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却不可磨灭。作为交通要冲,它为推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海防关隘,它为抗御倭寇作出重大的贡献;作为险要河防,它为防治水患提供过有益的借鉴,作为古隘胜地,它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曾谱过篇章。

古云梯关的历史传说

民间流传,当年唐朝开国名将薛仁贵东征归来,程咬金曾经在云梯关为他接风洗尘,迎接凯旋。早今还流传着当年薛仁贵用过的卸马台、拴马桩及程咬金用过的战马饮水槽等物。

元代建都北京,漕粮主要通过海运,以淮河漕运的庞大船队一般都经此出入,或南下闽浙,或北上齐鲁,或逆淮西行。云梯关遂成了漕运的重要关口。当时漕运北京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是苏州的漕粮起运时走太仓的刘家港入海,经海门水路抵淮安,再经淮河到达云梯关入海北上;二是江南其他一些地区漕粮都先集中到扬州,然后再装上船北上射阳湖.过云梯关入海抵京。云梯关附近至今仍保留着大关、钱码头、杨码头、王码头等地名,足见关隘当年的规模和功能。

明清之际,此处是苏、鲁、辽民间海运要道,往来商船均由此出入。

《海关研究》2003年第二期登载了作者李健撰写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之一------云梯关”,云梯关现今研究、考查的科学价值盐城早在宋元之时就有海关——云梯关。公元1194年,当时的海岸线在今天的灌云县——响水——云梯关——羊寨一带,以东全都是黄海海面。据记载:“北宋、元之前,北沙(地名)即为海关口,自黄河夺淮合流入海,淤沙渐涨,有土套十余,形若云梯,故以名云梯关”。

“自古黄河十八弯,历史上有个云梯关。云梯关,真古老,相传周朝建,嘉庆重修好……”这首在黄河故道流传的童谣中所说的云梯关,位于今天的响水县黄圩镇境内。史书记载,自唐代到清代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云梯关被历代帝王视之为掌上明珠,它背靠黄河,雄视黄海。史家称其为“江淮平原第一关”。

日本高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以及唐人的多篇诗文中都曾提及此关,这说明关隘的建造年代最迟在唐代。

据《庙港(今阜城)镇志》载:“宋元以前,关当淮河之口,以后沙土东涨,有土套十余,形若云梯,故名云梯关。”。

云梯关当古淮河入海口北岸(南宋高宗建炎),淮河水势浩荡,舟楫便利,朝廷便在此设立关卡,征收关税,巩固国防,以便通商航运。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即变为黄河入海口。云梯关控河面海,曾是海运门户和内河水路交通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曾是各个王朝的国门之一。明初在此设大河卫,筑土城五座,屯兵驻防,以禁倭寇侵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十六年(1557年),倭寇曾两次入侵云梯关,均被当地军民击败。清康熙至咸丰年间,河道总督等大员常年驻扎于此。

“云梯关外茫茫路,一夜吟魂万里愁”,这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龚自珍在云梯关发出的感慨。经过几百年的淤沙填积,海流的再搬运,海岸线逐渐向东延伸,至清代康熙年间,海口已由云梯关下移五十余里,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归由山东入海时,云梯关距海口已达130多里,云梯关由原来的关隘变成了陆野,由于彻底失去了关防功能,这一年,清政府正式撤消了云梯关。

本站声明: 本站《盐城市响水县云梯关介绍》由"不谈亏欠"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专题介绍Introduction

响水,行政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196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因县政府驻响水镇,又因滨临灌河,河床深阔,潮水涨落时水位落差大,支流汇入跌水声轰响,故名响水。响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明太祖年间因”洪 ...

热门文章
推荐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