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阜宁县 景点 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手机扫一扫查看

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一键纠错
介绍

东园新石器遗址位于金沙湖景区东园村。1978年10月,地方群众采沙时在3000平方米的范围内挖出石斧、石锛、石铲等石器,其中一件穿孔石斧长24.5厘米,宽11厘米。考古专家通过C14的测定,这些石器都属于新石器中晚期文物。1998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盐城市博物馆和阜宁县文化局再次组队,对东园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历时2个月,共挖掘面积600平方米,挖掘出古墓葬11座,遗址2处,共出土文物49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和比较,此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

古阜宁境域,数度“陵谷互易,沧桑改观。”大海夺田时,“怒潮啸涌,百里为墟”,陆地遂成浅水湾。海潮东退,水湾又成陆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前的一次海潮东退,海岸线始长期稳定在北沙、羊寨、施庄一线。此后,沧海变桑田,海岸线逐渐东移。黄河夺淮后,黄水夹带大量泥沙于河口附近沉积,“淤垫日远,增地日多,”至清雍正九年(1731)立县时,海岸线已东移90公里。古阜宁境域,新石器晚期已有人群活动。春秋战国时,阜宁境域是吴国的辖地,吴亡属越,越亡属楚。西汉时属古射阳、盐渎县,晋属山阳、左乡、盐城县。此后,历朝属山阳、盐城县。清雍正九年(1731)析山阳县东境马逻、羊寨等图,盐城北境仁义、长乐诸里,合场灶及海滩新涨之地设县,名阜宁县,属淮安府。彼时阜宁地域广阔,东临黄海,西以苏嘴与山阳相连,南至草堰河与盐城接壤,北以云梯关与安东毗邻,总面积5766.75平方公里。江苏阜宁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现,更加说明了沧海变桑田的历史。

遗址方位及认定

“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江苏阜宁县施庄镇东园村(现改名为双园村)。遗址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3米(经过1999年以后的新发现,遗址的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可以确定的是遗址分布范围远远不止这些。)。1978年发掘,出土有石斧、石锛、石环、石凿等百余件属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其中较珍贵的是一种穿孔石斧,长24.5厘米,上阔11厘米。还有一件刻画东海日出纹祭瓶(是否是祭瓶有待考证),现均藏于盐城博物馆内。另在距此地200米处又出土一批战国、汉代和隋唐时代的文物,并出现陶片堆积层。经考证,认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发现经过

1985年5月21日《盐阜大众报》以《新石器时代石斧——出土于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为题记述:“1978年10月,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群众挖沙时,在面积约70平方米、深1米左右的黄沙中,挖出了石斧、石锛、石玦等石器近百件。其中1件穿孔石斧通长24.5公分,口阔11公分,是用石质颇为美丽的青绿石磨制,质量之高,型体之大,为我省所罕见。”此后,采沙群众还挖出了石凿、石刀、石环等等石器,共约1000多件。是时,由于社员群众缺乏文物知识,没把出土的石器当作一回事,纷纷拿回家给小孩作玩具或作生活用具,因而时间一长,大部分出土石器被丢失了。唯有家住东园大队第六生产队的新岗中学教师刘训华收集了一些群众不要的石器,并投书有关部门,但未有得到答复。

1984——1985年文化普查中,施庄乡文化站站长姚于荣积极上报,县文化局派员到当地察看已出土的实物,同时新掘出了陶器,发现了古井,至此引起了重视。南京博物院和盐城市博物馆,先后3次派出考古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深入东园村出土文物较为集中的第五、六、七村民小组实地勘察发掘,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盐城市博物馆文化登记清册》有载,1985年2月共登记了施庄乡东园村出土的文物9件。

据《盐城博物馆文物清单》中开列:施庄镇东园村出土的青石穿孔石斧长24.5厘米,宽11厘米,有伤残;穿孔石斧长13厘米,宽10.5厘米,口残缺;穿孔石斧长14米,宽10.5厘米,有伤残;石锛长11.5厘米,宽4.3厘米;石锛长10厘米,宽4.9厘米,角残;石凿长11.3厘米,宽2.8厘米,高28厘米;玉石环外直径9.9厘米,残断修复;青石环外直径9.1厘米。1985年8月27日,县博物馆开据收到施庄乡东园村出土的文物计14件。1992年出版的《阜宁县志》对东园出土文物作了记载,“岸外沙堤北段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发现了面积约3000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有大批石斧、石锛、石刀、石环等石器出土”。

重要价值

在以陆庄、东园为代表的阜宁县境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等文物,经14C科学方法测定,均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在史料价值方面,1995年7月9日《中国文物报》学术论文《阜宁陆庄遗址发现晚期良渚文化遗存的意义》中指出,经对陆庄文化遗址发掘,根据其堆积情况,地层可分为13层。第13层为粗颗粒海沙,表明其初为浅海大陆架;第12层为黑色淤泥,为水相沉积层;第11层为青灰色细沙土,并含大量芦根,其时已为浅水沼泽;第10层是黄灰色沙土为陆相沉积,然又多次被水侵蚀;第9层为黑色泥炭层,表明又没于水下;第8层为青灰色花土,亦多次被水侵蚀,然内含少量陶片、残石箭等;第7层为黑土,含较多的炭屑、烧土块和丰富的文化遗物;第6层为黄灰色花土,内含少量陶片;第5层为唐宋至明代中期的堆积;第4层为棕红色软性粘土,有流动性;第3、第2层为青沙和黄沙层,厚约3.2米,表明这一地区黄沙层的形成时间为明代中期之后的黄泛,而非以往认为南宋时期的黄河夺淮。

1996年编写的《盐城市土地志》对东园古文化遗址所在的西沙岗有载,西岗“形成时间约在6538±79年之前(经14C测定)”。《阜宁县志》第58页记载,“阜宁县有部分地区在五、六千年前已成陆,并有先民在此活动”。经过遗址的地层剖析和对遗址出土文物的科学测定,将位于江淮东部的陆庄、东园等地,乃至盐阜地区的成陆历史推前两千余年,成陆时间可以确定在距今6500年-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这就是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突出史料价值所在。就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科研价值而论,南京博物院专家曾对陆庄遗址的遗物评价说,“如果这些珍贵文物早出土,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中就很可能有陆庄文化,而无青莲岗文化”。

专家学者们在对陆庄文化遗址发掘中,实测了遗址文化层厚约20-30厘米,查明了在遗址遗存物分布不均,时代单一,无早晚之分,确认这类遗存的年代大致在距今4200年稍后。除陆庄遗址外,在阜宁县境内还有东园、东沟、胡庄、停翅港等处遗址,基本上是沿射阳河两岸分布。

学术论文《阜宁陆庄遗址发现晚期良渚文化遗存的意义》指出,这些遗址与环太湖的良渚文化区并不相连,而是形成了良渚文化区之外的沿射阳河流域分布的一个小“文化区”,虽与晚期良渚文化遗存相类似,但它并不是良渚文化区的北缘。由于射阳河一带为滨海沼泽环境,很不适宜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所以这一地区的遗址皆为延续时间不长的临时性遗址。这为查明江淮地区东部考古学文化谱系和各文化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南黄海海岸线的变迁情况,提供了实物根据。

《盐城市土地志》记述,“1978年10月,在阜宁县施庄乡东园村第六组出土新石器晚期各种石器近百件”,“1991年在阜宁县陈集乡胡庄村出土2件石斧”,“以上出土文物的主人是外地迁徙而来,石器均为实用器,均为使用过的痕迹,先民以狩猎、捕鱼为生”。

学术界认为,江淮东部地区介于淮北的海岱文化区和江南的太湖文化区之间,对于这一地区古文化或文化类型的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有助于对东南沿海地区古文化的全面研究,而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对今后的研究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关合集
  • 阜宁景点

本站声明: 本站《东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由"洞房不败~"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