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大丰区 特产 大丰瓷刻
大丰瓷刻

手机扫一扫查看

大丰瓷刻

一键纠错
介绍

瓷刻(大丰瓷刻)是以瓷件为载体,钢凿和铁锤为主要工具,凿刻瓷件产生崩瓷效果,使艺术作品物象机理再现于瓷体表面的地方传统美术。是小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瓷刻起源于18世纪,已有200多年历史,明清两朝,大丰盐业兴旺,民国初年,清末状元张謇来此废灶兴垦,大丰小海、南团、西团等地就有百姓家庭逢红白大事众邻居或亲友借碗、盅给主家办事的习俗。为便于归还,各家在其碗盅底部凿刻姓氏或凿刻特殊记号。后有人在碗盅壁面凿刻花草、动物以及人像,自此大丰瓷刻萌生、流传。

大丰瓷刻,自此由盐垦文明和集镇文化滋生,存续至今。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具的运用使瓷刻技法不断创新,加上很多瓷刻大师的不懈努力,瓷刻作品很快走进了国际艺术殿堂。

大丰瓷刻技艺传承以小海镇为基地,以当代瓷刻艺术家、省非遗“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为领军人物,拥有能熟练掌握瓷刻技艺的瓷刻艺人20余人。技艺传承人在刻瓷过程中,注重基本技法的传承,注重工具及辅材的改良,用独特的凿刻技艺赋予瓷刻作品独特的构成形式和审美效果,被工艺美术专家、文化学者喻为“瓷器上的刺绣”。

大丰瓷刻精细的凿刻,将深浅不一、疏密不同、长短不齐、有粗有细、有实有虚的刀法和技法结合,在瓷体表面再展书画笔墨之韵,再传金石雕刻之趣,风格立异,极具魅力。被工艺美术专家、文化学者喻为“瓷器上的刺绣”。

大丰瓷刻艺术作品是根据被加工载体的器型、尺寸和颜色进行稿样设计,将图稿用复写纸拓到瓷器上。小海瓷器雕刻分阴刻与阳刻。阴刻是以凹陷下去的部分表现物象;阳刻是将要表现的物象保留即留瓷。然后进行赋色,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最后进行整理和装饰。主要是对雕刻或赋色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再给作品装裱配框或配置托架等。

小海镇的瓷刻艺术家陈银富创作的瓷刻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百年沧桑、麋鹿回家》在上海东亚展览馆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荣获特别金奖、传统艺术金奖。

本站声明: 本站《大丰瓷刻》由"罌粟Ω妖嬈"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