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大丰区 景点 盐城紫云山
盐城紫云山

手机扫一扫查看

盐城紫云山

一键纠错
介绍

紫云山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茫茫海边的刘庄,有一条恶龙行凶吃人,紫云仙子知道后,决心为民除害。她与恶龙斗法整整七天七夜,后来紫云仙子化成一座土山,终把恶龙镇住。为此,后人就把这座土山叫做紫云山。

其实,这土山本是元末山东行省左丞顾原的陵墓,占地10.66亩。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在陵墓土山上建道观三官宝殿。清乾隆年间改为佛寺,称紫云禅林,俗称紫云山。

紫云山传至第九代住持法师时,一分为二。东侧是紫云禅寺,和尚诵经,西侧是水月庵,尼姑修行。清光绪年间,住持云峰法师又在庵前建了听秋阁。刘庄居士高鹤年"以重修山寺为己任,登山涉水,踏破芒鞋",多方劝募,大加修建。至清末宣统年间,先后建成紫云正殿、紫云偏殿、藏经阁、阅经室、千华台,共有殿宇150余间,新塑佛像百余尊。从此,刘庄紫云山声名远扬。

清人葛瀛澜形容是:遥望崇宫,云霞灿烂;拾级登临,曲折逶迤;近窥殿宇,金碧辉煌;苍松翠竹,环绕四周;晨钟暮鼓,声扬数里;凭楼远眺,可以望海隅之日出。

紫云山概况

紫云山的山门,是白玉石砌成,镌有"紫云禅林"四个斗大金字,两尊石狮,威严屹立。南楼内,灵官佛似笑似泣,韦陀佛面北而立。人们拾级登楼而上,越十三级台阶,放眼又是平地。穿过大天井,绕过塔式香库,再登九级台阶,就到紫云正殿,亦称三官宝殿。此殿有三层飞檐,高耸入云,每层飞檐四角,均悬挂铜铃,风吹叮咛作响。屋脊葫芦宝顶,用黄铜铸成,金光耀眼。殿中供奉元帝、武帝、文帝三尊佛像,俗称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皆木雕泥塑,金心银胆,身高丈许,赫赫威严。

两旁分列十二尊佛像,雷公、电母、风婆、雨司等,为彩色木雕泥塑像,仰不见顶。东侧是念佛堂,殿宇三进,内塑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六十甲子等佛像,还有海岛、龙宫、水濂洞、千华台,奇神怪鬼,千姿百态,或仰、或卧,或坐,或立;或喜,或怒,或笑,或啼,一睹容颜,令人毛骨悚然。藏经楼下阅经室内,敲击木鱼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西侧是水月庵,殿宇四进。主要供奉观音佛像。这里有"听秋阁",依山傍水,曲径通幽,夏秋季节杨柳依依,清风习习,荷香扑鼻,蛙声阵阵,充满诗情画意,官绅商旅争相游览,别有一番情趣。每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洒满紫云山,山色更为壮丽。清代进士朱彭寿有诗云:紫云山寺依晴空,小市人烟一望中。好是夕阳西下候,亭台楼阁半山红。

乾隆年间,兴化知县颜崇规亦有《赋紫云山诗》云:鸣鸠声送片帆闲,蟹簖渔村罨画间。一夜雨晴春水活,菜花黄遍紫云山。这些诗只写出了紫云山的自然风光,却未能反映紫云山是香火鼎盛的佛家圣地。其实,紫云山的佛事活动在史书中早有记载:紫云山每逢庙会、斋日,尤其是春节、元宵佳节,多少善男信女,北自山东、南自苏杭,千里跋涉,前来烧香拜佛,车马舟楫络绎不绝。

烧挂香者,上身赤膊,下着红裤,脚穿草鞋,头扎黄元(纸),背上刺满红绿丝线的绣花银钩,双臂手撑红漆小棍,手腕上吊着银钩,下挂小香炉,烧着贡香,一步一步走来;烧磕香者,沐浴更衣,手捧香炉,三步一拜,口诵"阿弥陀佛",一直磕到庙前……庙内钟鼓齐鸣,山门大开,红男绿女香客摩肩接踵,三教九流人士纷至沓来。方丈和尚身着大红袈裟,众僧身穿黑色袈裟,登坛诵经,围观百姓人山人海。

与之同时,刘庄镇内,香店林立、车水马龙,茶馆酒肆、顾客盈门,相命卜卦、摆摊设点,拦路乞讨、熙来攘往。

然而,抗战期间,日军101师团佐藤支队、南部襄吉旅团相继盘踞紫云山,山上碉堡林立、山下铁网锁沟。繁荣的刘庄镇毁于一旦,神圣的紫云山成为日军残杀中国人民的屠场。

抗战胜利后,紫云山重见阳光,可国民党反动派又点燃了内战烈火,终于毁掉了紫云山。紫云山自明万历年间兴建,至1946年毁于战火,历时349年,至今紫云山遗迹尚存。

山门前的一对石狮已移至烈士陵园门前。紫云山万寿桥飞跨夹沟,依旧如故;36个栏杆分列左右,石刻各种图象和资助者姓名清晰可见。桥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对石雕龙头从桥底伸出,口含玉珠,吞云吐雾。四个龙头下有两副石刻对联。东边一副对联是:万福来朝天台有路;胞舆为怀众生普渡。西边一副对联是:山寺云停傍三元而赐福;水流月涌证万象之皆空。

如今,紫云山旧址上建起了刘庄中学。每当风和日丽之时,阳光普照,波光粼粼,桥头溪畔,书声琅琅。东侧通榆路车辆如梭,西侧串场河汽笛长鸣,南首刘庄镇小市繁华,北边友谊村稻香四溢,仍然是一幅田原风光的画

住宿:去紫云山游玩一般不需要住宿,如果实在想休息,在出了学校的路边就有旅社,也就是204国道旁。

本站声明: 本站《盐城紫云山》由"失控的疯子"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