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阜宁县 区域 阜宁县板湖镇
阜宁县板湖镇

手机扫一扫查看

阜宁县板湖镇

一键纠错
介绍

板湖镇位于阜宁县腹部,是江苏省“教育工作促小康先进单位”、盐城市“建筑之乡”、“盐城市新型小城镇”、“盐城市重点镇”和“村民自治模范镇”,享有中国工业除尘布“四大生产基地之一”之美誉,下辖18个村(居),人口34127人(2017年),总面积为69.01平方千米(2017年)。史载板湖:“湖明水秀、村坊稠密、土地肥沃、民富幅凑”,素有“金湖乐地”之称,历来是苏北重要的商业贸易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后,更是一个资源丰富、蓄势待发的投资兴业的热土。

概况

阜宁县辖镇。位于县境西部,紧依苏北灌溉总渠东侧,距县城21千米。面积69.0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4127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全镇地势平坦,河网纵横。309省道、射阜淮公路过境,民便河、潮沟河通航。是苏北重要商品贸易集散中心。

沿革

古为湖心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942年置板湖区,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建镇。1996年,面积68.8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辖板湖、良种场、魏庄、卦场、陆庄、孙西、徐庆、陈庄、西崔、画士、孙庄、殷庄、东兴、南郭、北荡、沟东、张郭、松林、赵庄、汪黄、孔荡、金王、邵堪、前进、老王、戚桥、小郑、侉周、小夏、小晏、丰荡、前汪、张费、金陵、高杨、北曹、徐张、岔徐38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板湖镇古为湖心镇,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苏中、苏北重要商品贸易集散中心,位于阜宁县腹部,紧依苏北灌溉总渠东侧,气候温和,土地肥沃,309省道、射阜淮公路、民便河、潮沟河贯穿其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水陆交通把板湖与外界拉得更紧。

板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整个镇地势平坦,河网纵横,雨水充沛,宜林宜果、宜栽宜养,粮、棉、油、畜、禽、鱼、果、蔬一应俱全,有“金湖乐地”之称;板湖人才济济。全镇在国家机关以及省、市大专院校担任重要职务的有100多人,海外“三胞”和侨胞60多人,分别分布在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板湖人自我加压精神强。

五万干群凭“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制造出省内外知名品牌“清湖“牌、”蓝宇”牌工业除尘用布,“绿地”牌滤袋更是闻名全国。生产出苏北一绝“戚桥歪子茶干”等农副工产品;板湖人凭诚信立身行事。每一位板湖人把“承诺”当成一顶“紧箍咒”,木鱼紧敲,警钟常鸣,践行成约,取信于民。

发展目标

板湖五万干群将锁定“产业做强、经济做强、财税做强、环境做优”的“三强一优”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把发展当做第一要务,把项目当做第一抓手,把富民当做第一目的,把服务当作第一宗旨,坚持一手抓全面创业和重要产业、重大项目的新突破,坚持一手抓和谐板湖构建,以打造经济规模特色优势和环境经济的品牌优势,实现板湖经济新的腾飞。

面积人口

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下辖18个村(居) :1个居委会(板湖);17个村委会(孙合、三鑫、渠东、陈徐、南殷、西崔、沟北、戚桥、孔荡、邵湛、赵黄、侉周、郑朱、河北、蔡张、前汪、渠河)。

城镇建设

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板湖镇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亿万农民的新期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妥推进。从实践看,“建设板湖镇、发展新产业、培养新农民、组建新机制(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和“创建好班子”则是板湖镇建设中群众最关注的“民心工程”,必须扎实抓好。

建设板湖镇,改善人居环境。“一看路,二看树,三看卫生,四看住”。这个集中体现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最直接明了的“四看”工程,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对外有吸引力,对内有凝聚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农村住房建设和整个板湖镇建设规划,“建房杂乱散、环境脏乱差”成了板湖镇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块心病,是农民对基层干部工作不满的碰撞点。

因此,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最紧迫的任务,我们各基层领导干部,要依据新农村建设“要有优美的自然风貌和田园风光,要有富含乡土气息的村舍农庄,要有清新宜人的人居环境”这一细化指数,抢抓国家和省市县有关惠顾“三农”政策的机遇,以村镇建设规划为龙头,以“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为突破口,开展好“三化”,即村道硬化、村庄净化、村边绿化活动,使板湖镇建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让农民满意。

经济建设

发展新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而产业发展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富裕农民,农民才有幸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民群众富不起来,建设新农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培养新农民,增强发展动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在当前,农民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是新农建设速度不快的根源之一。

因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把培养“既有生存能力、又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型农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好“农民知识化”工程,即: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拉近农民与市场的距离;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形成“一人打工致富一家,外出一帮带动一方”的效应,使广大农民成为“就业在二、三产业,居住在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社会

制经济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千家万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组织;围绕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备、运输、销售等环节,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型、市场营销型、综合服务型的行业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

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统一。要广泛开展文明社区、和谐镇村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农村社会“搞经济面向世界,学政策看中央文件,用科技‘换脑子’,用文明育孩子”的文明程度。

夯实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治穷致富,关键在党支部”。建设新农村,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还是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服务。要建一个群众满意、并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导班子,我们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要把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镇村基层班子创建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推进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发展定位

定位之一

加大投入,打造亮点,千方百计寻求“环境经济”(也称磁场经济)的新突破。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好的发展环境如同磁场,对资本有强大的吸附、激活作用,对外可以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激发创业热情。

为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力在“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上做文章,以基础先行,引凤入巢;以帮扶到位,招凤还巢;以优化服务,迎凤还巢;以“硬件不足服务外,优惠不足感情外”的实际行动,给内外客商多“铺路”、多“搭桥”、多设“路标”,让创业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政治上受到关心,在经营上得到支持。

定位之二

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千方百计寻求“块状经济”的新突破。板湖要得富,必须做大做强“一块布”(工业除尘布),这一“问计于民”的决策使板湖镇党委一班人感到:“一块布”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抗市场风险弱,是板湖经济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务实抓好“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品质提升”这三项推进措施的落实。

“总量扩张”,即突出以建设高标准的中国“一块布”产业基地为重点,重抓招商引资和技改扩能,利用大企业、大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加速推进和激活“一块布”产业在“潜在力量”的扩张与“现实存量”上的突破。“结构优化”,即以经济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转移为契机,突出抓好扶优抚强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创新,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配套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推进一块布产业结构集约化、外向化,确保在3年内打造1-2个产值超亿元的工业布集团。

“品牌创建”,即通过成立“一块布产业协会”和“蓝天牌”、“蓝宇牌”、“清湖牌”的品牌创建,进一步加大企业整体形象的策划和包装力度,以品牌创建和网上宣传、推介宣传、联姻宣传,叫响“南有浙江天台,北有辽宁抚顺、西有河北泊头、东有阜宁板湖”这个中国四大工业除尘用布生产销售之乡的品牌,使“一块布”产业真正成为板湖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黄金招牌”。

定位之三

打市场牌,走联合路,千方百计寻求“特色经济”的新突破。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化运作”和“多元联动、争创特色”的思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着力把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打市场牌、走联合路”上,以挖掘和整合有利于发展的生产要素,力促民力大释放。一是完善功能抓整合。重点通过“筑巢引凤与引凤筑巢、吸引外资与启动民资、扩大规模与培育特色”的有机结合,积极培育果、菜等特色经济集聚区和功能区,以新亮点、新看点推进特色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是立足特色建市场。要在全力叫响“建筑之乡”品牌的基础上,建好苗猪交易市场、粮油贸易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建筑建材市场和家俱批发市场,以“千亩经纪人营销战略”的实施,使特色市场经济的雪球越滚越大。三是培育龙头兴产业。重点围绕“一头猪、一只禽、一棵菜”等优势产业,成立种、养、加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以龙头带动战略,扶持孔荡村二元母猪繁殖、湖心居委会奶牛养殖、沟北村千亩连片棚式蔬菜种植,形成规模、变成特色,以“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聚合效应,释放农民增收的巨大潜力。

板湖名人

朱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

(1930— )江苏阜宁板湖人。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厂党支部代书记。1950年至195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习。1952年至1957年于苏联第涅伯尔彼德罗夫斯克矿业学院地质勘探系学习。同年回国后,历任地质部江西赣东北地质大队技术员、技术负责人,上饶专区地质队副队长、队长、工程师,上饶专署地质处处长,赣东北地质大队队长。1963年至1966年任江西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局副总工程师兼赣东北铜矿会战指挥部总工程师。

1966年至1971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放到江西永丰县劳动。1971年至1973年任江西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组组长。1974年至1979年任江西地质局地质矿产处负责人,德兴铜矿地质工作会战指挥部指挥、党委书记。1979年后,任江西省地质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1982年后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部长、党组书记,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矿业协会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地学哲学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地质灾害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地质大学校长。1994年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党组书记。1994年3月至199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共政协全国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党组书记。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政协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九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地理交通

东连阜淮线、西接309省道,射(阳)阜(宁)淮(安)线横穿东西,陈(集)益(林)公路纵贯南北,距204国道25公里,距盐城机场50公里、淮安机场80公里;省级“黄金水道”民便河直通射阳河,连接江海河;国家级航道,苏北灌溉总渠直通大运河……这优越的区域条件,构成了板湖“五通汇流、八面来风、‘水陆空’联运”的独特优势。

基础设施

该镇陈街新道,古朴优雅,风格各异,镇区5平方公里,五纵六横格局已经形成。金融保险、邮电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供电供水、餐饮服务、居民住宅等配套齐全,新建占地1000亩的高标准工业园区、新拓建的60米宽、1800米长的新板湖大道和迷人的湖心公园,更是魅力四射,为板湖构画出“融街道、工业园区、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镇村公路为一体”的“清明上河图”,为板湖经济快速发展筑起了高位平台。

经济发展

通过用现代高新技术嫁接和改造传统工艺,板湖已逐步形成了“工业除尘布、服装S—P品牌加工、机械冶金、食品、建材”等为特色的支柱行业产业链。此外,以苏北一绝的“戚歪子”茶干和“乡吧佬”食品为品牌的系列休闲食品,在省内外大型超市也占有一席之地,深得消费者青睐。

板湖建筑业概况:建筑业品牌优势明显。

建筑业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外出施工人数已达5000人,年施工产值超2亿元,具备工业与民用二级建筑资质,施工点遍布京、沪、鲁、宁、津等省市,多次被省、市、县三级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

板湖农副业概况:农副业、第三产业优势凸现。

以特种经济作物和特种养殖见长的“一头猪、一只禽、一只兔、一株树、一粒豆、一棵菜”“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为板湖做大“市场产业链”经济创造了条件。全镇以“郑朱、戚桥等村为龙头的千亩良种繁育区,以西崔、孔荡等村为龙头的千户三元母猪繁殖区,以渠河、三鑫等村为龙头的千户庭院经济种植区,以西崔、南殷等村为龙头的3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已亮点纷呈。

本站声明: 本站《阜宁县板湖镇》由"ミ﹏香噴噴"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