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料 东台市 东台市弶港镇
东台市弶港镇

手机扫一扫查看

东台市弶港镇

一键纠错
介绍

弶港镇坐落在江苏省东台市黄海之滨,是个著名的渔港。素有“苏中小香港”之美誉,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区域263.92平方千米(2017年),居民总人口46135人(2017年)。全镇拥有85公里黄金海岸线,连陆滩涂156万亩,辐射沙洲120万亩,滩涂面积占江苏省的22%,2003年实现财政税收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5500元列东台市市之首。2010年,撤销新曹镇、弶港镇建制,将原新曹镇、原弶港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弶港镇,新组建的弶港镇与沿海经济区合署办公,镇政府驻沿海经济区。

2019年10月,弶港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乡镇概况

基本信息

弶港镇地处东台市东部黄海之滨,是江苏五大渔港之一,素有“苏北小香港”美誉。南接如东、海安,北临大丰;境内东台河、梁垛河、三仓河、方塘河横穿腹地直入黄海,即将建成通车的临海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人民政府驻疥进路南首,电话区号0515,邮政编码224237,距离东台城区63公里。

地形地貌

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是由黄海、长江入海泥沙沉积而成的滨河平原。境内地势基本平整,海拔5.1米左右。

水文特征

水文境内河道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有大小河道88条,主要有方塘河、东台河、梁垛河、三仓河等。河道总长度374.66千米,桥梁357座,排灌运输便利。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连阴雨、台风、龙卷风等,大旱大涝约为10年一遇。台风边缘影响频繁,直接影响的概率低。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491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371人,城镇化率49.1%。另有流动人口3621人。总人口中,男性22231人,占49.5%;女性22687人,占50.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苗族、土家族、侗族等6个民族,仅有62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6.24‰,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长率1.14‰。辖区总面积23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27.04平方千米,占96.6%;水域7.96平方千米,占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91人。

地名含义

早在1737年(清朝乾隆三年)海岸线东移,淤沙沉积,安丰河一带有姓梅、王、韩、杨四户人家迁此海滨从事捕鱼,以筑墩而居,用芦柴篱笆弶避海风,“弶墩子”的传说而来,后来有一次大潮,把弶墩子冲出一条港子,所以得名弶港。

沿革建制

弶港在200多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来随着潮涨潮落,积沙淤泥,滩涂增高,海岸线逐年东移,才逐渐形成了露出海面的沙屿。乾隆初年,赶海的渔民开始在这里歇脚、打尖。为遮风避雨,人们用芦笆挡于上风,俗称“打弶”。久而久之此地便被渔民称为“弶墩子”。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在此定居的渔民已有百余户。乾隆五十年,弶墩子上被冲开一条可停靠渔船的大港汊,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这个天然渔港“弶墩子”也就演变成了“弶港”。

1942年,新四军为打通海上运输通道,保障军需物资的供给,在弶港成立了新四军办事处,被定为县属建制镇。弶港镇自北向南,有蹲门、挡潮闸、弶港三个天然浅海渔港。东临吕四渔场,渔业资源极为丰富。盛产黄鱼、鳓鱼、鲳鱼、马鲛鱼、条虾、对虾、蓝虾、金钩虾、梭子蟹等多种海珍佳品,年出产1.3万吨,是苏中沿海闻名的万吨级渔港。浅海大陆架呈放射型脊部沙洲,数百万亩滩涂上,港汊纵横,沙珩密布,适宜各类鱼、虾、蟹、贝的繁衍和栖息。文蛤、四角蛤、竹蛏、沙笋、泥螺等贝类生物尤多。

交通物流

弶港镇水陆交通便利,三仓、梁垛两条大河横贯腹地,直接入海。安弶公路、新建的352省道直抵镇内,并与204国道、沿海高速公路呈“丁”字形交会。新建的弶溱公路与328国道相连,G228国道南北穿境而过。镇区环城路宽阔、平坦,“井”字形街道初具规模。

行政区划

2010年,撤销新曹镇、弶港镇建制,将原新曹镇、原弶港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弶港镇,新组建的弶港镇与沿海经济区合署办公,镇政府驻沿海经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弶港镇行政区域面积263.92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6135人(2017年),辖29个行政村。4月19日,新的弶港镇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成立弶港镇新曹社区管委会。

生态旅游

弶港正积极努力,向旅游镇、生态镇发展。2002年弶港镇被列为国家级“中小城镇生态实验区”,“海边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处东方湿地之都的弶港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潮起一望无垠,潮落一马平川”全世界仅有两处,弶港就是其中之一。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入海后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的辐射沙洲,每年均以百米左右的速度在向东延伸。涨潮时南洋、北洋汹涌的潮水在这里汇聚,形成了天下奇观“两分水”。近百个大小沙洲、沙岛,栖息着几百种鸟类,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黑嘴鸥,这里是“水中熊猫”世界濒危物种——中华鲟繁衍栖息的基地。

弶港的人文资源也比较丰富,20世纪初张骞开垦沿海农田,兴修的水利设施“三门闸”至今保存完好,不管天多干旱,闸塘一直保持有水,传说是闸塘曾有龙戏水的缘故。龙王古寺复建一期工程将建成对外开放。欧式风格的人民广场,每天都鲜有人人在此休闲健身。集吃、住、娱于一体的文化城正在建设之中。以弶港渔号子为代表的“三渔文化”远近闻名。每年来弶港观光的游客达五万人次。随着景点的不断开发,“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旅游理念的不断深入,来弶港晨观日出,午看海潮,晚听涛声,海上观光,垂钓、采贝、野炊等休闲度假的游客将会越来越多,弶港必将成为旅游新镇。弶港必将成为中外宾朋生态旅游的宝地、必将成为商家纷争投资兴业的热土、必将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乐园。可是弶港发展很缓慢,发展也是十分没有步骤,暂时成不了气候。

东沙是离弶港最近、规模最大的一座辐射状沙洲,成陆之快,堪称世界之最。冬季小潮汛,陆地面积可达690多平方公里。这里是海生家族的“王国”。东沙滩涂上活跃着1200多种海生物,其中鱼类400种,甲壳类50种,贝类40种,鸟类210种,爬行类40种,海生哺乳动物15种,海生植物近300种。在众多的海生家族中,有10%的动植物为稀有品种。如仅产于东沙的“斧文蛤”,珍稀鸟类黑嘴鸥和“四不象”鸟(即扁嘴海雀)等。

地方特产

鳗鱼苗,素有“软黄金”之称,是弶港沿海得天独厚的海产资源,年产量超亿尾,居江苏第一。自1986年以来,渔民先后投入上亿元,新造捕鳗船只3000多条。每逢春季,来自江西、安徽、山西、广东、新疆、福建等地的打工簇、鳗苗商布满街头。数以万计的捕鳗大军浩浩荡荡投入“鳗苗大战”。海上片片渔帆、点点渔火、恢恢鳗网,连绵不断,场面十分壮观。据统计,10年来弶港渔民捕鳗直接收入超过2亿元。

腰包鼓起来了,腰杆挺起来了,渔民们的眼光也看得更远了。“造大船、攻远海、捕大鱼、发大财”成为新一代渔民的向往和追求。1986年,第一对远海捕捞渔船就创产值120万元。振奋人心的捷报打开了渔民充满希望的心扉。帆船改木船,木船改机船,机船改渔轮,掀起了一股热潮。三年全镇投入5000多万元,先后购置改造远海捕捞渔轮30对,成为江苏拥有远海渔轮最多的乡镇。镇海村0605、0606对船大显身手,年年夺取全省同类对船单产效益桂冠。

建设“海上苏东”的强劲东风掀起层层波澜,全镇所有村(场)干群,云集滩涂,规划蓝图,拉开了“开发黄金滩涂”的序幕。当年投入350万元,在浅海滩面围栏23万亩,建成了江苏最大的贝类围栏养殖基地。蹲门、海滨两村,将围栏养殖区按劳力分滩到户,当年仅养殖泥螺一项户平收入超万元。

本站声明: 本站《东台市弶港镇》由"残花败柳*"网友投稿,仅作为展示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周热门资讯 更多
合集专区 更多